中国在职研究生网 >> 论文中心 >>

存在与信仰——浅析启蒙时期的宗教思想

2010-11-17 08:59       作者:肖柳芙 殷艳玉    http://www.zzyjs.com

论文关键词:启蒙时期  自然神论  无神论  道德神学

论文摘要:启蒙时期的宗教思想在西方宗教思想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不彻底的无神论、自然神论到彻底的无神论,最后经过康德的改造,启蒙时期的宗教思想大大改变了西方宗教的发展方向。

在欧洲哲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轰轰烈烈反对宗教神学的运动,一次是15,16世纪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开端—文艺复兴运动,另一次是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高潮—启蒙思想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自然哲学家们在反对宗教神学时,无一例外的“保留了神学的杂质和种种不彻底性”。①而启蒙思想家们反对宗教神学是沿着有神论与无神论这两条思想路线进行的。从不彻底的无神论、自然神论到彻底的无神论,最后经过康德的改造,启蒙时期的宗教思想大大改变了西方宗教的发展方向。深人剖析该时期的宗教思想,不仅有助于人们探究西方宗教思想的演变,更有益于人们全面、深人地把握宗教信仰的本质,从而认清现时代种种宗教的存在现象及其发展趋势。

一、启蒙时期宗教思想的形成背景

启蒙时期宗教思想的形成绝非偶然,它是在当时的阶级背景,思想氛围,科学环境下形成的。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使在中世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神学跌下宝座,开始走向崩溃。与此同时的宗教改革运动,从宗教神学的内部发起战斗,提倡理性与信仰的分离,区分了现实生活领域和宗教领域两个不同世界,这对启蒙思想家无疑有着很大的影响。16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的哲学任务是反对经院哲学把封建君主的权利神秘化,反对“君权神授”说,反对宗教神学。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与牛顿的经典力学,更使人们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动摇宗教神学的根基。由此,在这些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启蒙时期的宗教思想也是呈现出纷繁多样的局面来,既有不彻底的无神论和自然神论,也有彻底的无神论,同时,还出现了改造传统宗教神学的道德神学论。

二、启蒙时期的宗教思想

1.不彻底的无神论:霍布斯、斯宾诺莎。霍布斯在欧洲近代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物质概念—“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裹。”。并批判了一切同物质相脱离的心灵实体独立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他认为,宇宙是物体的总和,其每一部分都是具有长、宽、高的有形物体。如果说“上帝”是无形体的,那它就是不可知的,哲学应该排除神学,实际也就排除了神的存在。在17,18世纪的欧洲,“霍布斯主义”成为无神论的同义词。但是,霍布斯的无神论思想是不彻底的。他认为宗教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不可根除;他还认为,保留宗教对于加强国家的统治来说是完全有必要的。

“实体”是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范畴,他说:“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③在斯宾诺莎看来,实体具有“自因”、“无限的”、“唯一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表明,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他还说,“实体不是别的东西能产生或创造的。”④在他眼里,世界万物的唯一本原和始因是实体或神,即自然。他否定一切超自然东西,否定超自然的人格神以及创世说、神学目的论、天意等神学基本信条和宗教迷信。由此可见,他的实体论是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实质上是无神论。不过,斯宾诺莎还不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在他的著作中还不断地讲到“神”。当然,他所谓的“神”是指自然,不是基督教讲的全知全能全善的人格神—上帝。他是披上泛神论的外衣来反对封建宗教神学。

查看更多相关论文西方文化学论文  文化学论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在职读研实用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站稿件类型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启文教育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均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发表,违者必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资讯文章
热点推荐简章

交流吧热帖 

推荐阅读

网友阅读

在职研究生热门专业

  • 专业名称详情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