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领导干部读书活动对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起着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对当前领导干部的阅读倾向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领导干部 读书活动 阅读倾向
一、领导干部读书活动的兴起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对干部的读书学习越来越重视,干部讲学习多读书已经渐成风气。早在 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温家宝在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图书编辑和广大读者交流读书心得时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习近平的讲话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各地党政机关纷纷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山东省委宣传部要求每个领导干部每年研读3-5本书,郑州市委组织部要求将领导干部将读书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考核指标等。
主政一方的各地领导干部频频向下属推荐图书,提倡领导干部读书的风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任重庆市委书记时,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作为“寒假作业”布置给官员,要求“多一点读书学习,少一点吃喝应酬”。曾任商务部部长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向重庆官员推荐学习《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五本书作为当地干部教材的“现代经济知识简明读本”。在2009年“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共广西区委书记郭声琨给全区领导干部推荐并赠送两本书,附信要求党政干部“减少应酬多读好书”。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则走进大学开讲国学,并在《中华读书报》写道“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味,也决定一个民族的素质,影响一个国家的走向”等。《南方周末》刊文认为“阅读已不仅是官员个人私趣,更是他们灌输理念,整饬官风的特殊工具。‘以书施政’,已成为时代赋予中国官员的更高要求”。
查看更多相关论文:公共政策学论文 公共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