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推进,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的推行成为必然。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的深远意义,结合公务卡在实践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对公务卡制度存在的亟待完善的问题作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完善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的建议。
【关键词】 公务卡; 结算制度; 探析
长期以来,一些预算单位存在大量提取和使用现金现象,不仅给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公务人员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现金支付透明度较低,难于监管,容易诱发现金使用不规范甚至腐败的问题。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财政资金支付使用日益规范,但现金的结算、使用仍然缺乏有效监控。
2008年1月30日,中央纪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全国公务卡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公务卡作为2008 年财政改革工作的亮点正式提上议程。同时,《国务院关于编制2008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提出,要“加快推行公务卡试点”。中央纪委第十七届二次全会也强调,要“在中央和省级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建立公务卡结算制度,完善国库管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现象的发生。公务卡结算制度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无论对提高财政财务透明度、推进从源头防治腐败,还是对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推进全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务卡概述
公务卡是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支出结算时使用的银行卡统称。公务卡改革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延伸,是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即将原来以授权支付方式从单位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的业务改为通过公务卡方式支付。
公务卡是指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卡既具备普通信用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属性,是财政财务管理规范与银行卡结算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管理工具和手段。
二、公务卡结算制度推行的重大意义
公务卡结算制度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银行卡为载体的现代财政支付管理制度,是通过银行卡实现财政财务管理公开和消费透明的一种新型产品和制度创新,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的重大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政府和财政部门来说,有利于提高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
公务卡的推出有利于加强公务支出流程与数据的管理,加强财政资金支付使用全过程的监控,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增加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预算收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为财政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参数。这也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举措。
(二)对于用卡单位(预算单位)来说,有利于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采用公务卡进行消费,可以通过银行卡对日常支出和商务费用进行管理控制,对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堵塞漏洞。同时,可以强化资金管理,减少了私挪公款、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大大简化了用卡单位的财务流程,免除了现金预支、开具支票等繁琐步骤,提高了用卡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
(三)对于各发卡机构来说,有利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
查看更多相关论文:融资决策学论文 财务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