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运用综合量化考核指标的管理方法,对其提高老年病区综合管理质量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制定综合量化考核方案,按量化指标分值进行奖金分配。结果 综合量化指标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了病区管理质量。尤其提高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质量。结论 将病区管理和护理人员管理内容纳入量化考核指标,避免单纯量化操作指标的弊病,使病区整体管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病区管理;综合量化;考核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病区整体管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实施人文关怀的积极性,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2008年我们依据老年病区工作特点,制定了综合量化考核指标,并以此作为奖金分配依据,经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综合量化考核
1.1.1 综合考核内容 包括平时分、业绩分、奖励分,见表1。
表1 综合量化考核方案内容
平时(100分)业绩(200分)奖励分(每项次10分)岗位职责(6项)常用15项操作讲课医德医风(6项)健康教育科研继续教育(6项)入院接待发表论文护理评估参加竞赛功能康复锻炼科内兼职生活协助取得相关证书、学历心理护理获得荣誉
1.1.2 计分办法 平时考核分:由护士长根据每项工作的评分标准按月给每位护士打分。业绩分:建立床头护理卡,医嘱班根据每位护士当日的工作记录,核实后登记当日的业绩分值,月底汇总。奖励分:每项以次计分的同时给予全科表扬。扣分:如迟到、早退在职责分中扣除一定的分值,护理操作不符合规范、给患者增加痛苦、操作无效均扣除一定的分值。
1.1.3 奖金分配方法
每分值=总奖金/月总分
护士奖金额=每分值×个人月总分
护士长奖金额=护士平均奖×1.2
医嘱班奖金额=护士平均奖×1.1
1.2 综合量化考核评价 比较综合量化考核实施前后的2007、2008年的护理工作量、病区综合质量考核、护理质量综合考核、患者月满意度、护理人员学习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每月护理工作量比较 见表2。
在护理人员数量不变、平均住院人数相同的情况下,2008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明显提高,尤其是非治疗性人文护理量明显提高(P<0.05)。表2 2年每月主要护理工作量比较( n=12, ±s,人次)
2.2 工作质量考核比较 见表3。
2008年病区综合质量考核和护理质量综合考核较2007年明显提高(P<0.05)。
2.3 患者月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见表4。
2008年患者满意度较2007年明显提高(P<0.05或P<0.01)。表3 2年每月工作质量考核比较表4 2年患者月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2.4 护理人员学习情况比较 见表5。护理人员继续学习的科目、学习时数均较2007年有所增加。表5 护理人员继续学习情况比较
查看更多相关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医药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