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没有采用IS-LM模型来研究该问题,而是通过分析国债的发行对人们储蓄、消费及投资的行为的影响,以及储蓄、消费同投资的关系,以研究人们的储蓄动机、投资动机为切入点来分析这一问题。最终得出,在资本市场不健全,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债的发行对民间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和“负挤出效应”都不是很明显,政府的国债政策不能一厢情愿,它需要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配合的结论,并对我国政府运用国债政策积极调节经济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债 挤出效应 预防性储蓄 不可逆投资
一、引言
(一)文中“国债”的研究范围
文中的“国债”是广义上的国债,包括内债和外债;本文主要分析国债的短期效应,即考虑国债的发行对民间部门投资的影响,因而这里的国债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而只在个别地方由于分析的需要才涉及长期问题。
(二)问题研究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不同于其他人,其他人研究国债对民间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主要是应用IS-LM模型,其逻辑是:在产品市场上投资是利率的负函数,储蓄是可支配收入的正函数,进而推出IS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货币市场上由货币需求(其中货币的交易需求同利率成正比,货币的投机需求同利率成反比)等于货币供给而推导出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进而又由两条曲线相交而得出两个市场均出清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在不涉及曲线的斜率及曲线位置的具体变动的情况下,国债的“挤出效应”沿着“国债大规模发行→IS曲线的变动→配合LM曲线的变动→利率是否上升→民间部门投资是否减少”的路径,可以看出其中利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该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利率是市场化的,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有良好的反应,但这并不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同时再加上运用模型分析本身固存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分析脱离现实情况过于简单化和抽象化的问题的存在,因而用该模型分析问题的可信度便大打折扣了。
而本文认为,分析国债这一特殊产物对民间部门投资的影响还是应该回到与投资最为密切的问题上去,通过分析国债的发行对人们储蓄、消费及投资的行为的影响,及储蓄、消费同投资的密切关系(前者是说人们会针对国债采取什么行为,后者是说这种行为最终对投资会产生何种影响),从而以储蓄动机、投资动机为切入点来分析这一问题。
查看更多相关论文:国债研究论文 金融税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