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导致偿债能力降低。财务工作客观实际结果偏离原定目标和主观预想的差距越大,财务风险越大,财务风险不但影响医院正常资金运动,也损害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严重时可使医院陷入危机,财务风险虽然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但是积极的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是可以化解和规避的。随着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程度的加深,建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加强财务监控已经势在必行。
1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
1.1 建立健全医院各项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是根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医院没有财务制度,那它的财务管理将是一盘散沙。财务制度要根据《会计准则》及《财务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在此基础上,要符合专科医院的实际情况,体现出其自身特点。制度的制定要进行充分的讨论,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容易改变,可以说,制度的确定为进行财务风险的管理提供了主要依据;贯彻执行是关键。只有在实际活动中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才能发现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调整,使之积极符合现实需要,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没有完整的财务制度,这极大地影响力财务工作的开展,将不利于医院财务管理。
1.2 加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训
以人为本,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越好越能较好的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从而医院财务管理能得到更好的实现。笔者认为应建立财务人员考评体系,对于一名财务人员上岗之前应进行专业知识测试和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考核后,方能上岗。在岗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对没有能够通过考核的人员应再集中进行培训,同时要实行薪金与考核成绩、工作业绩挂钩。
1.3 加强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教育
随着国家各种法律法规的健全,熟悉掌握法律知识,加强法律规范意识成为财务人员新时期的新要求。在财务制度中严格实行“一支笔”签字制度,责任明确,杜绝财务人员的随意性,使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1.4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查看更多相关论文:财务控制学论文 财务管理学论文